针对广大考生关心的高考志愿填报热点问题,省教育考试院整理了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问答,希望对大家科学合理填报志愿有所帮助。本期推出关于招生录取批次、志愿设置、投档模式和投档比例等方面的问答。
【资料图】
Q1:2023年各类别招生录取批次是如何安排的?
A:(1)普通类录取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和高职(专科)批3个批次。
(2)艺术类录取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含省考阶段、校考阶段)和高职(专科)批3个批次。
(3)体育类录取分为本科批和高职(专科)批2个批次。
Q2:我省普通类各批次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是怎样的?
A:(1)普通类本科提前批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1个第一志愿和3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参考志愿,征求志愿设8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每个志愿均为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第一志愿实行梯度志愿投档,参考志愿和征求志愿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2)普通类本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其中,常规志愿设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考生不得重复填报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即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均须为不同的“院校专业组”。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3)普通类高职(专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Q3:我省艺术类各批次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是怎样的?
A:(1)艺术类本科提前批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征求志愿仅对在我省有公布分省招生计划的院校的剩余计划进行征求。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实行符合投档条件考生全部投档模式。
(2)艺术类本科批分为省考阶段和校考阶段依次进行投档录取。其中,①省考阶段为使用我省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成绩并执行我省统一投档原则进行录取的阶段;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艺术类综合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②校考阶段为使用校考成绩并执行招生院校对外公布的规则进行录取的阶段,设常规志愿和1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实行符合投档条件考生全部投档模式。
(3)艺术类高职(专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设4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艺术类综合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Q4:我省体育类各批次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是怎样的?
A:(1)体育类本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和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均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按考生体育类综合分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2)体育类高职(专科)批设常规志愿和2次征求志愿,常规志愿和每次征求志愿均设20个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专业志愿。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考生体育类综合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Q5:特殊类型项目志愿设置和投档模式是怎样的?
A:(1)在普通类本科提前批之后、本科批之前进行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和地方农村专项计划等相关特殊类型项目招生录取,均设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院校专业组志愿下设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栏目,按特殊类型项目要求进行投档录取。其中地方农村专项计划设1次征求志愿。
(2)在招生录取过程中,按照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地方农村专项计划的顺序,根据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投档,每位考生只能投档到其中的一个类型。
(3)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高校农村专项计划按照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全部投档;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常规志愿、征求志愿均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1.2投档。
特殊类型招生一般都有特殊条件要求,考生需要对照自身条件符合相关院校相应要求方可填报。其中,①凡具备高校农村专项计划报考资格且高考总成绩不低于相应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才符合高校农村专项计划投档条件。②凡具备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报考资格且高考总成绩不低于相应普通类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才符合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投档条件。
需要特提醒的是,如果某位考生同时具有高校农村专项计划和地方农村专项计划的报考资格,则需要综合考虑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志向等情况来选择填报这两个专项计划中的一个。
Q6:各类别各批次的投档比例是多少?
A:(1)普通类本科提前批第一志愿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军队院校区分性别,按招生计划数的110%投档。如有多名考生高考总成绩均为报考院校最低投档分、且符合学校调档要求,则全部投档。
(2)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高校(专业),其投档比例原则上按招生计划数的100%执行。
(3)艺术类本科提前批、本科批校考阶段,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全部投档。
(4)普通类本科提前批投档录取时,空军和海军招飞院校(如空军航空大学、海军航空大学等)、民航招飞院校(如中国民航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滨州学院等)、经教育部批准实行综合评价录取模式院校(如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有面试和政审等要求的院校(如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消防救援学院等)、经教育部同意安排在提前批的综合评价试点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和上海科技大学等有特殊投档要求的招生院校,经批准,实行单独投档。空军和海军招飞院校优先投档录取。
Q7: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以兼报普通类院校专业组(专业)吗?
A:在填报艺术类和普通类本科提前批志愿时,物理科目组(或历史科目组)艺术类考生可以在物理科目组(或历史科目组)艺术类本科提前批常规志愿和物理科目组(或历史科目组)普通类本科提前批常规志愿中选择一类且只能选择一类进行填报,不得两类同时填报。物理科目组(或历史科目组)艺术类考生可以填报物理科目组(或历史科目组)普通类本科提前批征求志愿。物理科目组(或历史科目组)体育类考生可以填报物理科目组(或历史科目组)普通类本科提前批志愿。
在填报除艺术类和普通类本科提前批外的其他批次志愿时,历史科目组艺术类和历史科目组体育类考生可以兼报历史科目组普通类院校专业组(专业)志愿,物理科目组艺术类和物理科目组体育类考生可以兼报物理科目组普通类院校专业组(专业)志愿。其余类别之间不能兼报或跨报。
艺术类考生选报或兼报普通类的,招生录取过程中,按艺术类、普通类实际投档时间的先后顺序(投档时间相同的,艺术类优先投档),将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投档到艺术类、普通类中的一类,由招生学校审录;体育类考生兼报普通类的,招生录取过程中,按体育类、普通类实际投档时间的先后顺序(投档时间相同的,体育类优先投档),将符合投档条件的考生投档到体育类、普通类中的一类,由招生学校审录。
Q8:平行志愿投档时,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考生的投档分是如何构成的?
A:(1)普通类考生的投档分为高考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
(2)艺术类和体育类考生的投档分由高考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和专业分按一定比例构成。
①艺术类综合分的计算方法为:
●编导类的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政策性加分)×60%+考生省级专业统考成绩×2.5×40%。
●书法类的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政策性加分)×50%+考生省级专业统考成绩×2.5×50%。
●美术、播音与主持类的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政策性加分)×40%+考生省级专业统考成绩×2.5×60%。
●音乐、舞蹈、表演类的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政策性加分)×30%+考生省级专业统考成绩×2.5×70%。
②体育类综合分=(考生文考总分+政策性加分)×30%+考生体育成绩×7.5×70%。
Q9:我考了××分,可以填报哪些大学?
A:要认真查阅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福建省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包含2020-2022年高校招生各类录取控制分数线、考生成绩统计表、高校招生分专业录取分数统计)、《福建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和拟报高校招生章程,详细了解拟报高校近年录取情况、2023年招生计划等相关资料后,根据本人的高考成绩(排名位次)、兴趣爱好、职业趋向等有关情况,综合考虑进行院校选择,以确定报考的院校专业组或专业范围。
Q10:我考了××分,报考××大学××专业能够被录取吗?
A:经常有考生、家长提出“我考了××分,请问报考××大学××专业能够被录取吗?”之类的问题,这类问题是无法马上给出明确回答的。考生或家长可通过以下途径了解自己的分数报考有关院校专业组(专业),被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
(1)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编印的《福建省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高校招生分专业录取分数统计”“考生成绩统计表”来查询。首先,要根据本人高考成绩位次(排名)找出近年这个位次对应的分数,再查看相应年份该分数所能录取的院校专业组(专业),从而大致判断自己被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或专业录取的可能性有多大。需要提醒的是,鉴于每年高考的考生数不同、院校招生计划数不同、考生选择倾向不同等因素,同一院校专业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因此,往年的招生录取数据只能作为参考。
(2)通过高校网站公布的往年在闽招生情况进行查询,或直接向高校招生办咨询。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