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下基层》第7期营养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新突破与新应用研讨会—张莹教授现场赋能

2025-08-23 10:24:01     来源:今日热点网     编辑: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部署做好未来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负担,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慢性病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高达86.6%,造成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其中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作为慢性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患病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

2025年8月16日-17日,由中国基层诊所医养结合发展研究院主办,正康华药协办的《名医下基层》第7期营养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新突破与新应用研讨会,于福建龙岩隆重举办,本次基层医生人数超200多位,座无虚席。

汇聚权威专家与基层医生,通过学术赋能、案例共享、实战指导三大维度,助力基层医疗实现从“治已病”向“防未病、促康复”的跨越式升级,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基层力量。

正康华药特邀名医专家张莹教授莅临现场授课,她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教授,内分泌代谢病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广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糖尿病学会常委、广东省内分泌学会委员、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专家委员会副主委、广州市肥胖代谢学会主委、广州市糖尿病学会副主委、广州市甲状腺学会副主委、广州市内分泌学会常委、广东省健康促进学会内分泌代谢分会常委、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委、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内分泌专家委员会委员等学术兼职。 曾作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美国哈佛大学joslin糖尿病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主持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及编委。202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莹教授在《代谢综合征的医学营养治疗》分享中,结合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声指出,2024年是“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体重管理已成为国家长期推进的民生重点。

她指出,肥胖症已成为我国第六大致死致残危险因素,伴随BMI升高,多种并发症患病率显著增加——除了传统“三高”,“第四高”高尿酸血症及其引发的痛风已成为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张莹教授系统介绍了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4阶段临床病程,并强调体重管理是代谢综合征治疗的重中之重,而营养干预是实现科学减重和健康生活的核心环节。

她特别指出,治疗动机是影响患者自我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直接决定减重效果与复胖风险。呼吁基层医疗应将营养治疗纳入疾病综合管理,通过个性化方案帮助患者建立科学饮食与生活习惯,从源头遏制代谢疾病发展。

张莹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与会医生们纷纷举起手机记录精彩内容,一致认为课程内容对日常慢性病管理具有极强的指导性与实用性。

对张莹教授用心参与公益科普,心系基层、服务大众的崇高医者情怀,特颁此信,以示感谢。正康华药企划总监兼总裁助理蔡建淳、正康华药市场经理,聚峰理事会会长丘福清、正康华药首席医学营养顾问CICI老师、正康华药鸿鹄计划精英导师植嘉升老师和张莹教授合影留念。

面对如此难得的机会,大家纷纷争相与张莹教授合影,记录下这一珍贵时刻。

  正康华药市场经理、聚峰理事会会长陈春燕,精准赋能基层诊所13年,曾助力多家诊所创收百万,她在《诊所经营的 “攻守之道”》中分享到,直面当前基层医疗的现实挑战,系统剖析了门诊量下滑的六大深层动因:“公立医疗吸流”、“同行竞争抢流”、“跨行打劫分流”、“线上截流”、“人口红利见底”、“经济增速放缓”。她指出,医疗市场正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深耕,传统经营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陈老师强调,破局的关键在于构建“专业力、沟通力、服务力”三位一体的诊所竞争力——以专业诊疗建立信任,以温情沟通缩短距离,以全程服务留住患者。

她呼吁基层医疗机构马上行动,主动转型,借助时间差,争夺增量,迎接万亿级蓝海,把 “增量需求” 变成 “实际收益”,抢占慢病管理、亚健康调理和营养干预的赛道。

借助正康华药科研转化特膳产品,生态与运营赋能,打造“一人一方”的个性化健康服务方案,在存量市场中提升质量,在增量机遇中建立差异化优势。

正康华药首席医学营养顾问CICI老师,她是中国基层诊所医养结合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华南医药研发院研究员,英国雷丁大学营养与食品科学硕士,国家注册营养师,国家卫健委健康营养指导员,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高级公共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员,第19届全国临床营养学术会议特邀营养顾问,暨南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学士,发表SCI英文国际论文4篇,曾任中大公卫国家重大专项研究人员。

CICI老师表示当下“中药奶茶”、“养生酒吧”等跨界业态纷纷涌入“药食同源”赛道,恰恰印证了大健康消费市场的蓬勃需求与无限潜力。我们基层医生手握专业资质和信任积淀,却往往把最大的机会拱手让人。

CICI老师强调,“临床营养学已成为医学五年教育的必修内容,众多三甲医院早已系统化运用于疾病干预和术后康复。这股风,早就该吹向基层了。”

她呼吁广大基层医生跳出“被动看病”的传统角色,敏锐捕捉患者“防病优于治病”的真实需求——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促健康”,正是基层医疗价值升维的关键路径。

正康华药已建立起涵盖消化系统、儿童营养、妇科、免疫调节、呼吸健康、睡眠支持、降三高及护肾等全线产品矩阵,并配备专业运营团队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这不是趋势,已是当下,”CICI老师总结道,“基层营养治疗升级,正当其时。”

同时重磅推出了正康华药的新品“绛㳮酸鹅肌肽杭白菊片”是高尿酸人群的福音,它采用天然成分2大小分子肽:鹅肌肽+金枪鱼肽,2大药食同源:杭白菊+栀子,2大植物提取物:芹菜籽+酸樱桃,特别添加维生素B6,多重营养,高效调节人体代谢,快速降低尿酸水平,安全无依赖性!

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约为14%,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至少有1个被高尿酸血症困扰,甚至18-35岁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占比近60%,慢性疾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高尿酸目前的药物治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往往只能控制病情的发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患者们仍然在痛苦的边缘徘徊。

医学研究发现,营养在疾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细胞,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

朱本初主治医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从医二十余年,师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王惠珍教授,主攻中医妇科,不孕不育专业等有独特的医养结合思路和调治方案,带来了《漫漫调理路·悠悠医患情》的主题分享。

朱医师通过扁鹊三兄弟治病的故事与见蔡桓公的故事引出了预防胜于治疗,扁鹊三兄弟: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作为医者,她一直坚定不移的走着医养结合的道路。

营养是健康的基石,和营养走得越近,就与疾病离得越远!药物只能活着,而不是活好,100%的健康不是在药物离,因为人不是吃药物长大的,而是吃食物长大的。

在她看来,国家积极倡导医养结合,已明确指示未来医疗的发展方向——应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养护为主体、以预防为先导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这一理念不仅与传统文化中的医学智慧高度契合,也为基层医疗的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

正康华药鸿鹄计划精英导师、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广州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员、广东省应急协会会员、8年专注专精深耕大健康产业的植嘉升老师分享。

植老师重点分享了两个近期的行业动态:第一个是无饿医院在2024年11月9日启动,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临床营养行动专家委员会《2024国民营养计划·临床营养行动大会》在无锡隆重召开,正式启动“无饿医院”建设项目。

第二个是2025年5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5年版)》的通知,临床营养被纳入三级医院评审“硬指标”,过去发布的相关指南和建议等多为呼吁,此次将医院评级与营养质控挂钩就是“动真格”。

植老师表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营养治疗已成为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维度,基层医疗机构应积极把握政策风口,提早布局营养服务能力建设,抢占发展先机。

他进一步阐释,“控制疾病并不等同于恢复健康”,真正意义上的康复依赖于机体免疫力的提升。在“医养结合”日益成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合理引入营养治疗不仅能提升疗效、增强患者获得感,也为基层医疗机构带来新的发展路径与服务增值空间,实现社会效益与经营收益的双重提升。

陈桂凤医生

王冬梅医生

吴雪薇医生

特别邀请了三位深耕基层医疗一线的标杆医师代表 :国家执业医师、,拥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擅长结合传统中医辨证论治理念陈桂凤医生;妇产科主治医师、执业药师、健康管理师、营养特色调理师的王冬梅医生;揭阳市揭西县第二人民医院,镇卫生站医生,从事医疗 30 年吴雪薇医生,分别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就医养结合的落地实践展开分享。

针对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药物限制多的现实困境,天然成分、科学配方的特膳产品显示出独特优势。她们通过真实、详实的临床案例,指出特膳不仅安全性高、顺应性好,复购率与患者满意度也显著提升,真正实现了“口碑与疗效”双赢。

作为“医疗+营养”整合理念的长期践行者,她们的分享为广大基层同行提供了系统、可复制、有实效的诊疗参考,也进一步印证了正康华药医养特膳产品在基层健康服务中的突出价值。

幸运抽奖环节,为大家带来惊喜,抽奖礼品为正康华药特膳产品,致敬每一位坚守基层、致力健康事业的医疗同仁,传递营养与关爱同行之心。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圆满成功,携手十万基层诊所,服务千万家庭健康。通过“名医下基层”系列行动,我们积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构建贯通三甲医院与基层机构的知识传播链、技术协作链和责任共同体,持续推动营养治疗从专家理念走向普惠临床,让高品质、个性化健康服务真正扎根基层、惠及百姓。

大会系统聚焦政策导向、临床突破、经营转型与营养治疗一体化实践,全面勾勒出基层医疗未来发展的清晰路径和巨大潜能。正康华药始终坚信:基层强,则健康中国根基稳。

正康华药将与全国医疗卫生同仁同心协力,以专业赋能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以创新引领健康服务模式变革,共同助力中国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为筑牢“健康中国2030”的建设根基贡献坚实力量。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
v 《名医下基层》第7期营养在代谢疾病治疗中的新突破与新应用研讨会—张莹教授现场赋能 2025-08-23
v 正康华药公益行|粤藏同心“益”路同行,守护高原幼儿健康成长 2025-08-23
v 全球首台相控阵CT在沪落成 ——我国自主研发超高端医疗设备引领CT技术革新 2025-08-14
v 体检报告太专业?这些关键信息很重要 2025-08-11
v 热烈祝贺正康华药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印尼站圆满成功 2025-08-01
v 关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友谊村、塔卧镇6-12岁儿童心理健康与行为关联及帮扶路径的调查研究 2025-07-25
v 精准宣讲铺学路,惠民长医践初心——长沙医学院医者队开展国家助学政策宣讲专项行动助力永顺学子逐梦未来 2025-07-14
v 中国首款原研进口非那雄胺喷雾剂获批,科笛集团引领雄激素性脱发治疗新方向 2025-06-30
v 鸿鹄计划第十一期之《不忘初心·因愿而成》赋能导师智慧营成功举办 2025-06-25
v 全国首批“赛美视”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在沈阳成功植入 2025-06-11
v 智康医疗突破性研究:基于血流动力学的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 2025-06-06
v 正康华药520浪漫新疆之旅|山河为证·感恩同行,这一路的点滴我们共同铭记 2025-06-05
v 点亮健康之光,重启无忧人生 2025-06-04
v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养心氏片“BEAT-ICR研究”正式启动 上药国风产学研协同创新获新突破 2025-05-28
v 南京市民对南京邦德中医院妇科的评价 2025-05-17
v 南京邦德中医医院看妇科疾病怎么样? 2025-05-17
v 热烈欢迎广州市妇联领导莅临总部参观交流 2025-04-21
v 祝贺《名医下基层》第6期营养在消化疾病治疗中的新突破与新应用研讨会圆满成功 2025-04-21
v 普吉岛Plenary Wellness|一站式健康管理,让姐妹们变美更有活力 2025-04-15
v 喜讯|正一生命受邀成为广州妇女儿童福利会第八届单位会员 2025-04-06
v 喜讯|正康华药荣获广州市妇女儿童福利会第八届单位会员 2025-04-03
v 喜讯|正康华药总裁阙和旭当选名誉会长—祝贺广东省福建上杭商会第四届理事会成功召开 2025-04-03
v 正康华药携手第六届诊博会—10万基层医疗人共同见证“涌现” 2025-04-03
v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明岐”多模态大模型,破消化道罕见病诊断难题 2025-04-02
v 华南医药研发院迎黄埔区委领导调研 展现科研创新实力 2025-03-28
v 医校社协同保护老孕幼,杭州市一医院世界睡眠月公益活动创新实践 2025-03-24
v 许克飙:医疗有情,大爱无疆,飙见领航在行动 2025-03-20
v 正一生命助力黄埔区第三届中医药文化集市活动 2025-03-13
v 传统药酒焕发新生机:湖南泰阳药业云阳山牌舒筋风湿酒引领中医药创新发展 2025-03-11
v 喜讯|华南医药成为《益生菌制剂食品》团体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2025-03-10
分享到:
更多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