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朵牌吲哚布芬片和阿司匹林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1. 适应证:两种药物虽然都具有预防血栓的效果,但是在临床适应症方面还是有所区别。
引朵牌吲哚布芬片:主要用于治疗由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变以及静脉血栓形成等疾病。同时,它也可用于血液透析时防止血栓形成。
阿司匹林:主要用于中风的二级预防以及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和治疗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此外,阿司匹林还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发热、疼痛、风湿性疾病等。阿司匹林的适应症更广,在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抗血小板治疗中处于一线地位。
2. 作用机制:吲哚布芬片是高选择性,可逆性的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效果则不可逆。
引朵牌吲哚布芬片: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1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黏附的过程,从而预防血栓的形成。吲哚布芬的抑制过程是可逆的,停药后24小时之内血小板的活性可以恢复。比较适合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24小时停药即可进行外科手术。吲哚布芬还可以抑制血小板因子和凝血因子,起到抗凝的作用[1],兼具抗血小板和抗凝作用。
阿司匹林:同样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来抑制血小板,但其抑制过程是不可逆的,停药后抑制作用仍可持续5—7天。
3. 不良反应:吲哚布芬片和阿司匹林相比较,吲哚布芬片的总体出血、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小。
引朵牌吲哚布芬片:由于其高选择性和可逆性,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但也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腹痛、便秘、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皮肤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阿司匹林: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如胃痛、恶心、消化不良和腹泻等。同时,阿司匹林还可能导致出血(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鼻出血、泌尿系统出血、脑出血)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伴有相应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症状,包括哮喘症状,轻度至中度的皮肤反应。有报道个别病例出现肝、肾功能障碍,低血糖,以及特别严重的皮肤病变(多形性渗出性红斑)。小剂量乙酸水杨酸能减少尿酸的排泄,对易感者可引起痛风发作。药物过量时曾报道头晕和耳鸣。
荟萃分析表明,吲哚布芬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发生率等方面的作用与阿司匹林相当,但总体出血、胃肠道反应等的发生率则低于阿司匹林 [2]。
临床应用:吲哚布芬片被推荐为阿司匹林不耐受或者有禁忌患者的替代选择。阿司匹林是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首选,但是对于阿司匹林不耐受或有禁忌的患者而言,引朵牌吲哚布芬片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中美华东旗下的引朵牌吲哚布芬片作为新一代的血小板聚集抑制药,对于不耐受阿司匹林时选用吲哚布芬治疗得到了相关指南的推荐 。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2019)中推荐有胃肠反应或阿司匹林过敏等以及高出血风险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使用吲哚布芬来进行预防[3]。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吲哚布芬可逆性地抑制环氧化酶,对前列腺素抑制率较低,胃肠道反应较小出血风险较低,可考虑作为出血及胃溃疡风险高等阿司匹林不耐受患者的替代治疗[4]。
目前,阿司匹林在脑卒中、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抗血小板治疗中仍处于一线地位。但多个研究提示,吲哚布芬可作为阿司匹林不耐受或胃肠道反应较大患者的替代治疗 [4]。
[1] LIU J,XU D,XIA N,et al. Anticoagulant activities of indobufen,an antiplatelet drug [J]. Molecules,2018,23( 6) : 1452.
[2] 杨霞 , 刘维 , 陈恳 , 等 . 吲哚布芬片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Meta 分 析 [J]. 中 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33(4):359-362.
[3] 曹勇,张谦,于洮,刘艳芳,孙正辉,于嵩林,赵萌,王雯,赵继宗,中国卒中学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撰写委员会.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脑出血临床管理[J].中国卒中杂志,2019,14(8):809-813.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5):432-454.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