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潇湘晨报长沙讯 近期天气渐热,降雨增加,湖南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呈上升趋势。根据历年监测数据和气象相关因素分析研判,省食安办、省卫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省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发布6月野生蘑菇中毒指数:Ⅰ级,风险极高。四部门提示广大群众,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菌。
据统计,2016—2022年,湖南6月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数发生最多、发病人数最多、致死人数最多。野生蘑菇辨别困难,至今没有简单的方法通过形态特征来区分可食和有毒蘑菇。野生蘑菇中毒后无特效解毒药,尤其是急性肝损伤型中毒患者,严重者需要进行肝移植,危险程度极大、救治费用极高。
6月湖南省急性肝损害型野生蘑菇中毒事件高发,主要为含鹅膏肽类毒素的蘑菇引起,且中毒后病死率高。近六年来在湖南省蘑菇中毒事件中,鹅膏菌中毒人数达300余人,死亡人数达30余人。剧毒鹅膏形态特征较为明显,有菌盖、菌环、菌托,请大家切记勿采摘。
记者 夏盛
来源:潇湘晨报
(一审:田镇圆 二审:余画 三审:文杰)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