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相关资料图)
当第一部《变形金刚》上映时,我们听到的最多正向反馈其实并非来自于电影本身,而是观众的“情怀”,是他们的“童年回来了”,是他们看到汽车人在大银幕上“咔嚓咔嚓变形”后的“热泪盈眶”。从这个角度上讲,随着内容接收的逐渐常态化,主观加成的情怀滤镜变弱,观感体验自然也会下降。
但是,“情怀强弱”固然不足以对等内容水平,但也并非与之全无关系。能够激发情怀的,必然是内容之于记忆中原作的相对还原。这也正是第一部所做到的事情。出于客观要求,它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人类角色,但无论是希亚拉博夫还是梅根福克斯,都没有在主线中占据过重的地位,前者只是引发战斗的工具,后者则更专注于提供视觉上的性感元素。如此一来,第一部的重点全部放在了汽车人和霸天虎的激烈冲突上,故事角度相对传统,战斗份量更是足够。
当系列进行到后几部,它提供的内容依然相对保持了第一部的状态,问题主要是“情怀”本身的淡化。
但是,到了《超能勇士崛起》,新的内容问题就出现了。这是一部很难准确描述的电影。一方面,它可能是系列里最具有表达野心的一部,但另一方面,由于具体执行层面的不力,它呈现出的内容又让人感觉没什么可说的。
这部电影的野心,主要体现在三个点上:事件的规格,人类角色的作用,主题的程度。也正是这三个点在执行中的相互制约,让它的成片变得问题很大。在主题和人物上非常单薄,且缺少了作为一部变形金刚电影的基础“爽感”。
事件的规格不用多说,超能勇士和宇宙大帝的引入,带来了足以对标漫威宇宙里“大事件”概念的故事背景。而在人类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存在感较强的男女主角。在个人的生活中,二人都各自面对着困境,男主角无法帮助到自己的弟弟,而女主角也在工作中是个怪胎,两个人都是生活的失败者,无法帮助他人,也不能拯救自己。
这样一来,人类角色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汽车人们的行动,让自己与对方的线索并列起来--他们帮助汽车人对抗宇宙大帝,也就是拯救自己的世界,同时也完成了对此前生活中失败的扭转。因此,男女主角在电影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女主角发现关键地点并保护钥匙,男主角最后合体汽车人后的单挑,也就在完成“人类角色必须存在”的常态规定之外,具备了一定的内在意义。这一点甚至延续到了最后一场戏的选择中,导演没有展示汽车人或猩猩队长的后续情节,而是给出了男女主角的结局,他们都获得了更好的人生。
同时,这样的人类角色设计,与电影主题形成了交互:对真情之“自然”的回归。这也是动画原作中该事件的指向。宇宙大帝和猩猩队长的阵营对抗,从各自所处的星球环境与自身形态来说,都毫无疑问是“科技”与“自然”的直观对立。而他们对人类的态度也是截然不同的,前者就像所有的模式化反派一样,完全无视地球人类的死活,而后者则在抵达地球后,与人类进行了日常性的交流,大家共同生活,从而感受到了人类的真情。“拥有对他人的真情”,正是猩猩队长与人类的共通之处,前者在开篇中就展现了甘为对方牺牲的友情,并在面对战友的被感染---科技压制自然与“战友情表达”的瞬间---时纠结不已,后者则正由男女主角对待他人的行为而表现。
借由猩猩队长与宇宙大帝的“自然对科技”之对立,“对待他人的真情相处”成为了对立于当代社会的“原始存在”,就像是大自然一样。这一点也体现在了猩猩队长等人的所在地,也是决战场地的选择上:拉美部落的阿兹台克文明旧址,便是相对于第一幕中美国纽约的都市而更加原始的自然环境。在男女主角发现遗迹的同时,镜头也反复地切到了展示墨西哥传统舞蹈的原住民身上。而对此的作用强化,也体现在了两幕环境中的不同战况之上,在纽约的汽车人一败涂地,到了阿兹台克则扭转败局。
与此同时,这也让汽车人的形象产生了一些发展变化的可能性。从形态而言,他们并非“自然”一派,这也定义了阵营领袖擎天柱的初始状态:只想夺回钥匙,不关心地球的生死,对人类也亳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来自于纯粹的力量判定,人类并没有他们身上的科技,与猩猩队长感受人类真情与“我们一样”后的“人类值得被拯救”形成对比,反而更接近宇宙大帝一方的理念。
因此,第一幕中的“当代社会纽约”中,尚未引入猩猩队长阵营且自身并没有转变的擎天柱,也必然无法战胜作为更极端“自己”的宇宙大帝一方。而擎天柱的转变,也与猩猩队长的曾经一样。他自己暂时地失去了大黄蜂,也看到了男主角对家庭的珍视,从而产生了彼此认知的共通与心灵情感的连接。而其他汽车人,则在日常的文戏中与男女主角进行频繁的互动。到了决战中,双方对彼此受伤的痛惜,对相互协力的信任,将擎天柱阵营的转变推到了高点。
这种真情交互的原始之力,具体表现形式当然是人类与非人类的携手。导演试图以此来丰富人类和汽车人等角色的关系表现,让他们的对话和互动不至于停留在该类模板框架要求的浅显程度,而是与主题产生关联。而在大决战前后,导演也努力地增加男女主角的存在感,尤其是频繁地在男主角身上下功夫,强调了他作为“两族共融点”的意义,作为双方情感连接与认知共通的象征标志。
首先,当男主角可以用汽车人的科技武器毁掉钥匙的时候,他选择了放弃。他无法仅仅保护自己的物种,而无视掉拯救大黄蜂生命的机会,这就打通了他与擎天柱的共鸣道路,让他与后者拥有了对大黄蜂的相同感情,也有别于宇宙大帝手下和初期的擎天柱。他身上的汽车人科技武装,让他非常具象地成为了双方合一的姿态,而此时不粗暴使用科技的决定,也展示了内在的“情感化共通”。
随后的大决战中,导演也对这一形态进行了延展,这一次的男主角使用了武器,用它装备全身并压制了宇宙大帝的手下。这是对此前“徒有形态而不做使用”的升级,其内里也正是人类与汽车人的情感连接--在危局中,男主角先是与濒临死亡的汽车人交心,对方牺牲自己保护他,他也想要救出对方,同时还同步了他与弟弟的电话,将“人类内部的保护之情”与“人类与汽车人的保护之情”做了对等处理。而合一终极阶段的胜利战果,也正是双向同步的存在:人类主角的亲友被拯救了,而汽车人阵营的大黄蜂同样复活。
可以看到的是,这部电影其实有着一定的现实指向性。自然与科技的对立,对应的是拉美国家与美国的对立。在两幕中展示的传统部落与物质消费的元素,给其对立增加了文化属性。这也同样是人类选角放弃了系列传统的白人的一个原因。拉美作为“美洲原住民”与“外来者美国白人”的对立,结合电影中对其传统部落文明的强调,似乎又让其表达包含了对历史观的陈述。“种族共通”更是有着“天下大同”的含义,似乎指向了极度两极化的当代世界状态。
然而,上述的种种,在成片中得完成度都不够理想。导演努力地强化着人类角色的作用,将他们更自然地加入到汽车人阵营的行动与互动,也深化作品的主题表达。但是,两个角色最重要的“情感化形象”,其表现都是非常单薄的。男主角的表现形式以“保护亲友”的亲情为主,但他与主要对象的弟弟却是戏份稀少,只是在开场时有一些交流,随着非人类角色的入场而失去了空间。女主角的表现形式则是“热情”,也与男主角有着同样的问题,只能在很有限的表现空间里穿插,停留在日常与战斗间隙的“话唠与小动作”的瞬时程度。
如此一来,男女主角根本没有获得各自原有生活的展示空间,这甚至是基本缺席的部分。他们更多的只是在跟随着汽车人阵营的脚步,去不停地“做任务”。这当然有助于他们对汽车人“跨种族交流”的展现,但其感情之根本却是各自的原有生活--男主角与汽车人的共通性便源自于“对各自同伴的真情”,女主角对待他人的热情也需要在自己生活中的细化呈现去“合理化”。否则,汽车人对男主角的感受与认可无法成立,对后者的“热情”也很难让观众信服,因为它看上去并不像是带给人以阳光的热情,反而更像是癫狂的神经病。
不幸的是,在成片中的男女主角恰恰就是这样的完成度,电影对他们的塑造更像是一种模板化的套路手法。因此其对“原始情感与种族共通”的主题也就产生了负面的作用。同时,作为一部以“人类角色各自扭转了生活状态”为结局的电影,人类角色的单薄化也是非常致命的。
于是,本片的男女主角也就落回到了系列一贯的实质作用之中。在呈现出来的部分中,他们看上去只是在发现线索,引发危机,导出非人类阵营之间的激战,作为各个动作段落之间的串联而存在。这是一种完全的功能化定位,与导演的“主题表现中心”之初衷完全是背道而驰。因此,他们身上的所有“种族”“国家”“肤色”等要素,根本无法细致地作用到主题表达之中。而对于一个工具人来说,它完全是可替代品,性别、种族、肤色、阶级如何,也就根本无所谓了。
出现如此问题的原因,或许是前文所述的“相互制约”。宇宙大帝和超能勇士的大事件,让电影中的非人类阵营非常多,要交代的背景与设定也很繁杂。同时,电影也必须给到足够的动作场面,否则便不足以称之为“变形金刚电影”。在这般巨量的资源分配压力之下,男女主角能得到的展示空间必然会以“围绕汽车人等行动”为主,在其间穿插着展示自己的性格、感情,与对方完成一些交互,从而表现双方的共性,而自己完全独立的“原有生活”部分便不可避免地缺失了。第一幕里的纽约战场便是二人的生活环境,表现空间已然不足,更不用说后面的“出国”阶段了。
更令人尴尬的是,对人类角色在主题系统中的强化,反过来又影响了系列基础的战斗场面的表现。就像很多人所说的一样,没想到好这一部连打斗都不够爽。在第一阶段,为了表现汽车人在尚未转变理念时的弱势,战斗场面显得完全一边倒,无法带来火星四溅的连续交锋,而是根本无法过招的瞬间秒杀。而到了后续阶段,人类角色作为“两族合一”的标志而站到战斗中央,非人类的正方角色甚至要让出舞台。人类在体型上的先天局限,让其战斗的视觉奇观感必然比不上汽车人与宇宙大帝的激战。更不用说,在每一个战斗段落中,为了强化人类的存在,都要将大量镜头给到男女主角,他们并没有真的在做什么,却将战斗切得七零八落,时长也完全不足。甚至,为了表现两个种族的交流,本片中的文戏比重提升,分流了动作场面的数量。
这部作品有着系列里罕见的表达野心,对人类角色的放大与对内在主题的设定都是如此。然而,受制于系列模板的客观诉求,人类只能得到完全流程化的表现程度,在自身完成度不够的情况下,更影响到了后者的表达力度。反过来,系列的传统优势也因为这种野心而有所削弱。
或许,如果这部作品并没有选择“大事件”,在完成度上会得到本质性的提升。在更加小的舞台中,非人类角色的数量有限,需要交代的信息也很少,全片可以围绕着双方的交流而展开。系列口碑最佳,人类角色完成度也最高的《大黄蜂》,正是这样的案例。
而对于《超能勇士崛起》来说,最大的野心,或许也是最大的“两头不讨好”,既没有完全还原原作里“无人类的激烈大战”,在自己的表达上也没有做好,人类角色的创新更是失败地落回了系列一贯的“工具化“。这也让它的最终评判变得很困难,以其野心而言堪称系列头牌,而即使完成度不够高,成品水准理应也超越一些根本毫无想法的前作。然而,仅就“完成度”和“动作”的系列传统标准而言,这部作品却又很难排的上号。
以它的完成度而言,目前舆论对女主角颜值和肤色的否定,其实与影片主题表现根本没有实质性的关联,其完成度之低下的原因远超于此,甚至其主题的存在本身都显得非常单薄,女主角的选角也就没有了承载意义上的对接。对它的争论,其实于作品而言是毫无必要的。
然而,最讽刺的一点是,以导演的表达野心来说,或许对女主角之否定的“有意义”,因其说明了作品主题的传达有效性,反而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