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新能源汽车这一轮波澜壮阔的“出海潮”中,各大车企选择了不同的“出海”路径,从产品、技术到价值链各个环节都开始构建海外全产业链的品牌优势。这种有别于过去单一“走出去”的多样化、差异化“出海”路径,显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面崛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拥有先发优势和技术积淀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受到欢迎,不仅在于这些产品和技术满足了当地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在当地的普及和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
新能源车企“出海”方式多样化
2023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亮眼。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中国出口总值7.67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6%。其中,在汽车出口增长中,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已占乘用车出口量的31%。在新能源汽车的强势拉动下,今年一季度,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交出亮眼成绩单的同时,新能源车企“出海”也在加速。
西安比亚迪有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5月,比亚迪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将挪威作为开拓海外乘用车业务的首个试点市场。经过不到两年的发展,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市场,足迹遍布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新能源乘用车累计出口超6万辆。
海外扩张提速,进一步提升了企业业绩。2022年,比亚迪实现营收4340.6亿元,同比增长96.2%。“从第1辆到第100万辆,我们用了13年;从100万辆到200万辆,我们只用了1年;从200万辆到300万辆,我们仅用了半年。”该负责人说。
随着中国车企加速全球布局,“出海”方式也正在变得多样化,从产品、技术到价值链各环节均具备了一定的品牌竞争力。凭借多年建立起的技术“护城河”,中国车企及其相关企业已开始构建海外全产业链。
伴随新能源汽车出口加速,2022年以来,宁德时代、亿维锂能等动力电池企业也纷纷布局新的海外项目,多布局在电动汽车市场庞大的欧美区域。
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亮眼表现,也引发了海外市场高度关注。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此前发布报告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欧盟正迅速成为中国制造的净消费者,这可能会颠覆中欧之间的汽车贸易格局。
专家建议,新能源车企可积极扩大海外投资,在欧美建厂,直接拉动当地经济增长,解决当地就业,构建更紧密的经贸关系。□记者 雷肖霄 西安报道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