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中国纪检监察报,2017.11.20)
以往,常常会看到群众出入机关找领导反映情况的场面。但一段时间以来,不经意间觉得机关门口很清静了,颇有几分“门可罗雀”的景象。
经了解,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直接原因,是我们的党政干部切实转变作风,真真切切把群众信访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群众工作,把注意力下移到涉及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的处理上,也就是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消化在萌芽状态。这样,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或意见有了畅通的反映渠道,问题能够在当地得到解决,上级机关的门口自然也就清静了。
可见,带着深厚感情下到基层面对面去做群众工作,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认真对待群众的呼声、意见和要求,这绝不是一件小事情。因为,执政为民的本质就是要求我们各级党政干部必须做到这一点;另外,这方面的工作做好了,可为党委政府在第一时间提供相关信息,对化解矛盾十分重要。然而,个别地方和个别干部,恰恰认识不到这一点,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沉不下去,视群众上门反映问题、表达意见、传达呼声为麻烦事,或当“中转站”、做“二传手”,或敷衍应付、搪塞了事,结果导致问题积淀、矛盾加深,以致酿成事端。
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其实,群众上访表达诉求、反映情况,既是对我们的信赖,更为党委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来自一线真实的信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要以此作为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求的重要窗口,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群众反映诉求渠道畅通,并进行流程管理,实行首问负责制,将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领导干部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群众工作,要善于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要尽力帮助解决,抓紧落实,条件不具备、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消除误解,取得谅解。只有带着感情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才会如鱼得水、更加顺利。(赵黎)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