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治理群众“办证多、办事难”问题,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一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具体工作方案,全面清理各类“奇葩证明”和繁琐手续。不过,在一些地方,如“无小三证明”“家庭妇女证明”之类的“奇葩证明”还被要求出具,一些公证、银行等非政府部门成为索要证明的大户。
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都在全面清理各类“奇葩证明”和繁琐手续。可是,“证明你妈是你妈”之类的“奇葩证明”依然存在,甚至出现了“奇葩证明”一方不给开、另一方却非要的尴尬现象,让办事的群众无所适从、左右为难。
究其原因:一是信息化程度不到位。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办事人员可能不用挪屁股,只用动动手指,点击鼠标就能辨明情况,一个身份证号勾连起一个人所有的数据,不待你提交证明而服务已到达,但就是在各部门数据的共享上还有待加强,所以要将要将政府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割据状态打破,让可以共享的信息实现联通,这样公民就不必为办个事,在不同部门间舟车劳顿,甚至陷入循环证明的困境。
二是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不是所有证明都无必要,但是有一些只要工作人员稍作努力便能查到的,但是就是不愿意动,等着办事群众将资料一一呈上。所以急需加强培养对工作人员的群众意识。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只有走群众路线,与人民心心相印,才能从根本上褪去证明的奇葩外衣,还原公共服务的民生本色。
开证明、办手续,看似微小,实则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重大。如何让证明不再“奇葩”、使手续不再繁琐,需要从制度设计到思想作风全面发力。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