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酒令推行多年,已经慢慢由强制性的纪律约束变成了常态化的自觉认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务接待费用支出不断下降,饭局酒局大幅度减少;不过仍然存在着个别人员抵触禁令的行为,“令行不止”就给禁酒令蒙了一层“灰”。
诚然,各地在推行禁酒令上,都制定或完善了相关办法,即使存在着细节上的不同,也只不过是大同小异罢了,都有着“禁止公务接待饮酒”这一共同原则规范,这就为党员干部行为提供了基本遵循,更是组织纪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公务接待”设置了红线。
由此来说,如果没有“纪委批准”,那么公务接待饮酒就是违纪行为,纪委就有权对其问责。而这也只是“纪委”发挥职能作用的一部分,除了审批之外,更重要的一点就在“查”这个上面。怎么查,新闻中相关部门表示,主要是通过财务检查、审计和明察暗访等形式,而这些还远远不够,有些人“耍小聪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让酒“变身”后搬上桌面,或在开发票及明细时,把点的酒以其他名目代替,对于这种情形,必须做好应对策略,来让“纪委批准”更加科学规范,更能发挥出作用来。
在推行“禁酒令”上,纪委介入是必须要有的,纪委批准无疑会再增添“分量,然而又会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主动上报呢?或许很多,或许只是一小部分,即使是出现问题比例再小的概率,也都会对纪委的监管能力提出质疑,在自身鞭长莫及之下,不能忽视群众的力量,更加广泛地发挥出群众的举报监督热情,既能给“纪委批准”多一份参考,又会为禁酒令的推行再多一份“助力”。
让纪委在公务接待能否饮酒上“发言”,不是让事情变得复杂,而是让公务接待变得更加合理规范,即便有了“纪委批准”也并不等于说可以“为所欲为”,这不是“护身符”,而是“紧箍咒”,只要出现行为不当,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因此说来,“纪委批准”会给禁酒令再添“分量”,公务接待必须在纪律的规范内进行,唯有如此方能不出错。
| ||||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