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引发健康忧虑:痴迷手机引发心理疾病

2014-02-07 00:00:00     来源:     编辑:    
原标题:电子产品引发健康忧虑:痴迷手机引发心理疾病

  经常玩手机伤“心”又伤身

  □荆晶

  诺基亚公司一项调查显示,不少人对智能手机“上瘾”,有些人甚至没事就看一眼手机,一天能看多至150次。英国心理学家警告说,过度沉迷手机会导致严重心理问题,同时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痴迷于智能手机会造成一系列心理疾病,比如“没手机恐惧症”。英国《每日邮报》2013年12月30日报道说,这一词汇最早出现于英国邮政部门的一次调查中。那次调查显示,英国53%的人在手机丢失、没电、欠话费或者连接不上网络时会感到焦虑。

  没手机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不愿关机、总想看看有没有未接来电或者新信息、经常给电池充电以及带着手机去卫生间。

  痴迷手机程度更深的人甚至会出现在睡梦中发短信而不自知的情况。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入睡后两小时内,除了会产生令人尴尬的对话外,还会打乱深度睡眠进程,导致人起床后感到精疲力竭,影响大脑功能。

  另外,还有70%的手机用户患有“震动幻听综合征”,不时感觉手机在震动。心理学家说,这是“期待焦虑”作用的结果。

  手机对身体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

  大拇指是操作手机的“主力”,但这让它与腕关节形成一个并不自然的姿势,久而久之可能导致腱鞘炎。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英国43%的智能手机用户在过去5年中曾出现过大拇指疼痛。半数人说,手机用多了会感觉大拇指没有力气。

  《每日邮报》说,电子产品用得太多还会导致头部习惯性下垂以及驼背,这会增加大脊椎压力,导致脖子、头和肩膀疼痛。

  电子产品普及带来的另一个明显副作用是近视发病率大幅上升。“聚焦诊所”创始人戴维·阿拉姆说,自智能手机1997年问世以来,英国人近视率增加35%,预计未来十年还会增加50%。

  另外,人们在聚精会神盯着屏幕时,眨眼的频率会减少1/3,这会使眼泪蒸发率更高,从而引发干眼症,最终导致对眼睛的永久性伤害。

  专门研究网络成瘾现象的斯旺西大学心理学教授菲尔·里德说,手机会影响人际关系。不少人即使是与朋友、家人聚会时也拿着手机,不过他们总是嘴硬,不承认自己离不开手机。这样的人通常存在冲动控制困难问题,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还会因此被朋友圈排斥、引发抑郁。

  那么,如何才能戒掉电子产品瘾?

  里德建议,不要在上床睡觉前查看社交网络或电子邮件。电子产品发出的光会抑制褪黑素产生,而褪黑素是对睡眠至关重要的一种激素。另外,不要随身携带充电器,这可以让你为节约电而少看几次手机。

  他说,人们在上班路上不要玩手机,可选择看书代替。拍照时也可以用数码相机而不是手机。另外,“开发”一些不需要手机的娱乐项目,比如运动、面对面与家人或朋友聊天。还有一个“戒瘾”的有效方法是写日记,记下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和目的,这样你就能真正了解自己整天拿着手机是在做什么。

  婴幼儿用iPad影响肌肉发育

  □荆晶

  不少家长发现,电子设备是哄娃“神器”。只要把这些东西塞在孩子手里,就可以让他们立刻安静下来。

  但是,让小朋友用电子产品会对他们的视力产生影响。不仅如此,美国医学专家指出,常用iPad等触屏电子设备还会影响他们的手掌和手指部位肌肉发育。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也可以学到知识,但医生却认为此种方法存在明显弊端,在他们看来,在屏幕前的时间太长有损孩子们的身体发育。

  马里兰州学习与治疗中心职业临床医学家林赛·马尔佐利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说:“如果孩子们总用iPad,而不是用笔在纸上涂涂画画,那些(手掌和手指的)肌肉的力量就会很弱。”

  她说:“我见过许多到我们这里看运动神经发育迟缓问题的孩子,有些孩子的肌肉力量退化。”

  有医生建议说,家长可以让孩子使用触屏电子设备上的教育软件来学习知识,但要限制使用时间,每次不能超过15分钟。

  2013年底出台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使用触屏电子设备的儿童数量在过去两年中增加了一倍。两岁以下婴幼儿中,有40%用过这种设备,8岁以下儿童中使用比例更是达到75%。

  大巴尔的摩医学中心儿科医师蒂莫西·多兰说,触屏电子设备对孩子有很大吸引力,“他们用手指一碰就会触发反应,这会令他们感到惊喜”。

  但医生们认为,触屏是一种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产品,这种技术太新了,以至于研究人员无法预测它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这也正是让医学界人士忧心忡忡的地方。

  多兰说:“有些家长毫不干涉,让孩子一玩iPad就是三四个小时,这无异于在玩火。”

  美国儿科协会新出台的指导方针显示,两岁以下的儿童不要使用任何电子产品,两岁以上的孩子每天在各种屏幕前的时间总共不要超过两小时。另外,家长不要在儿童的房间中放置电视或者电脑。

  英国先前一项研究显示,经常使用电脑、智能手机或者玩电子游戏会给孩子埋下健康隐患,导致他们面临颈椎以及后背疼痛的危险。

  这项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有3/4的小学生和2/3的初中生出现后背痛或头痛症状。

  英国物理疗法专家洛尔纳·泰勒说:“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给他们提供资源,令他们感到舒适,从而能够集中精力,发挥自己最大潜能,自愿多参加体育锻炼,不要让疼痛影响他们的生活。”

  走路发短信易致身体失衡

  □黄敏

  大街上常见边走边发短信的人。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发现,走路时发短信可能致使人体失去平衡,走路姿势像机器人一样,从而容易摔倒或发生事故。研究人员敦促人们需要发短信时驻足片刻,不费多少时间,却能确保安全。

  昆士兰大学研究人员征募26名年轻男女为志愿者,让他们走3段9.14米的直线路径,一段不拿手机,一段边走边看短信,另一段边走边发短信,同时观察志愿者走路时的身体姿势。

  研究人员发现,志愿者使用手机时步伐发生明显改变,尤其是边走边发短信时,步速变慢,偏离直线路径,而且头部动来动去。

  为了让视线停留在屏幕上,志愿者走路时姿势异于平常。英国《每日邮报》援引研究人员西沃恩·施瓦布伦的话报道:“我们发现,人们走路姿势像机器人一样。”

  施瓦布伦说:“为了让眼球盯住手机,他们‘锁住’胳膊、躯干和头部,以便让手机一直在视线范围内,因此减少了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先前研究告诉我们,身体动得少,摔倒的可能性更大。”她在由最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卷》发表的报告中写道,注意力集中于编写信息和头部动来动去也可能影响身体平衡。

  施瓦布伦认为,公众需要进一步了解走路发短信的危险。她说,近年来,由于走路发短信而引发的交通事故、被铁轨绊倒、误入喷泉、摔下堤岸等事故常见诸报端。行人发生事故越来越多,走路发短信是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如此,几乎没有研究关注发短信如何影响人行走”。

  英国A A汽车驾驶基金会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因路人分心引发的交通事故每天最少发生17起。基金会会长埃德蒙·金说:“每走一步,你都会撞到看着苹果手机或黑莓手机的路人。通常是商务人士,边走边用手机查看股票价格……驾车者必须时刻保持警醒。”

  施瓦布伦说:“了解使用手机如何改变走路方式有助我们找到办法减少事故和伤害发生。”她建议加强教育或者政府监管。

  “其实,一个非常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发短信时停下脚步,”她说,“大概只需要30秒,等发完短信再继续往前走。”

  施瓦布伦倾向于教育为主。不过在美国新泽西州利堡,警察一旦发现走路发短信的路人,会按违章穿越马路规定施以处罚。

(来源:

关键词:
相关新闻
相关新闻
最近更新
最近更新
v 童模行业首个体测AI智能小程序发布,宣告进入全民测评3.0时代 2022-01-21
v 贝塔智能与北京体育大学签署五年独家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推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 2022-01-20
v 安顿2021年终健康数据报告来了,年采集量高达83亿,这些健康问题十分明显...... 2022-01-20
v 豪雅“渐入佳镜”英雄联盟渐进王者挑战赛半决赛圆满完赛! 2022-01-19
v 爱莫家官宣追光代言人,邀你共同开启人生追光之旅! 2022-01-14
v 服用过药物后怀孕,宝宝还能留吗?孕期其实也可以安心用药! 2022-01-12
v 聚莱福2022年战略发布会圆满举行 2022-01-11
v 贝塔智能受邀华为打造中央文旅干部管理学院智慧课堂 2022-01-10
v 风里希抗HPV敷料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2-01-08
v 风里希:降低HPV病毒载量 关爱女性健康 2022-01-07
v 中科灵芝参展第23届高交会再获优秀产品奖 2021-12-31
v 佳贝艾特亮相2021中国特殊食品大会 产学研一体只为更好的营养 2021-10-18
v 勇于担当作为切实为民谋幸福 2021-12-30
v 勇于担当为家庭教育提供法治引导 2021-12-30
v 全面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筑梦新征程 2021-12-30
v 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 2021-12-30
v 弘扬宪法精神筑牢法治初心使命 2021-12-30
v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30
v 勇于担当作为砥砺奋进筑梦新时代 2021-12-30
v 年轻干部要在乡村振兴中勇于担当 2021-12-30
v 坚定理想信念永葆为民本色 2021-12-30
v 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1-12-30
v 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助力干事担当 2021-12-30
v 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2021-12-30
v 强化主题教育筑牢初心使命勇担当 2021-12-30
v 坚决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颜色性 2021-12-30
v 擦亮组工金字品牌勇于担当作为 2021-12-30
v 保护好农村班子”团结“生命线 2021-12-30
v “武术大屏”火热的背后,是体教融合的创新之路 2021-12-30
v 不忘初心、不松懈,继续前行 2021-12-29
分享到:
更多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hinajk.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健康网 版权所有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未经书面授权,转载注明出处

未经中国健康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依法必究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供稿服务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